导航:X技术最新专利水利;给水;排水工程装置的制造及其处理技术
3.缺点:填筑土石围堰或者搭设钢板桩适用于深水,在浅水环境中有些“大材小用”。施工区域内,承台基底为基岩,则搭设钢板桩较困难;土石围堰内部设置黏土芯墙或采用注浆帷幕,容易渗漏,造成浪费,防水失败。
4.有些桥梁工程建设区域往往位于海岸或河岸边缘,受水位影响,采用传统施工方式受到制约。在低潮位或枯水期时,采用封底预埋钢模板,为承台施工创造良好的施工平台和防护结构,是一项比较实用的方法。
5.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中大体积承台防水施工方法。该方法是位于水域环境中,低潮位或者枯水期水位标高低于承台底标高的水中大体积承台施工方法。
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中大体积承台防水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测量放线:在低潮位或枯水期,测放出承台边线)基坑开挖:根据开挖边线开挖基坑,开挖标高至承台底标高以下70cm;(3)基底处理:在低潮位或枯水期,利用泥浆泵,将基坑底部泥浆清理干净,铺设一层防渗土工布,然后浇筑20cm厚c20混凝土垫层,防渗土工布及垫层尺寸超出承台尺寸1m,为后续第一层钢模板安装提供工作面;(4)钢模板加工:根据承台高度,加工成上下两节钢模板;下节钢模板预计埋入混凝土50cm,外露1m,上节钢模板为剩余承台高度,钢模板面板厚度至少6mm;钢模板加工时,钢板接缝满焊,避免渗漏水。钢模板在加工厂内先进行预拼装,保证模板拼缝严实;(5)第一层钢模板安装:为保证预埋钢模板的定位准确,在相邻两根桩基钢护筒上焊接固定16#工字钢,然后在工字钢上等间距焊接c28钢筋作为定位桩,钢筋长度通过测量坐标计算而得;定位桩焊接完成后,在低潮位或枯水期吊装第一节钢模板,每节钢模板依靠测量边线及定位桩双控定位;根据模板厚度定制遇水膨胀橡胶条,根据螺栓孔间距在橡胶条上搭设螺栓孔,每
节模板拼缝之间粘贴遇水膨胀橡胶条,然后拧紧螺栓固定模板;第一层模板全部在设计位置拼装完成后,浇筑50cm厚封底混凝土,将第一层模板埋入混凝土中;(6)第二层钢模板安装在第一层钢模板顶面设置遇水膨胀橡胶条,然后安装第二层钢模板,第二层钢模板安装完成后,每隔2m/道,用10#工字钢在内部进行斜向45
角支撑,平衡模板外侧高水位时的水压,在承台钢筋骨架安装完成后,拆除内部支撑。
7.(7)模板拆除承台施工完后,先拆除上层钢模板,然后采用破碎锤破碎封底混凝土,拆除下层钢模板。
8.与现有技术相比,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钢模板具有可靠的整体性和良好的防水性,亦有利于分块拼装重复使用,既能做到防水又可作为基础或承台施工模板使用。作为一种临时性维护结构,钢模板能周转使用,工程费用低。
9.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2.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新江南大桥,新江南大桥主桥设两个哑铃型承台,承台基础为直径1.8m钻孔灌注桩。大桩号侧p23承台位于海岸边缘,受潮汐影响,低潮位水位标高为
0.43m。p23承台施工时采用预埋式钢模板进行防水,同时兼做承台模板,施工期间,承台内部处于无水状态,满足施工需要。
14.一种水中大体积承台防水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测量放线:在低潮位或枯水期,测放出承台边线)基坑开挖:根据开挖边线开挖基坑,开挖标高至承台底标高以下70cm;(3)基底处理:在低潮位或枯水期,利用泥浆泵,将基坑底部泥浆清理干净,铺设一层防渗土工布1,然后浇筑20cm厚c20混凝土垫层2,防渗土工布1及垫层2尺寸超出承台尺寸1m,为后续第一层钢模板安装提供工作面;(4)钢模板加工:根据承台高度,加工成上下两节钢模板;下节钢模板3预计埋入混凝土50cm,外露1m,上节钢模板4为剩余承台高度,钢模板面板厚度至少6mm;钢模板加工时,钢板接缝满焊,避免渗漏水;钢模板在加工厂内先进行预拼装,保证模板拼缝严实;
(5)第一层钢模板安装:为保证预埋钢模板的定位准确,在相邻两根桩基钢护筒上焊接固定16#工字钢5,然后在工字钢5上等间距焊接c28钢筋作为定位桩6,钢筋长度通过测量坐标计算而得;定位桩6焊接完成后,在低潮位或枯水期吊装第一节钢模板3,每节钢模板依靠测量边线双控定位;根据模板厚度(背肋宽度+面板厚度)定制遇水膨胀橡胶条7,根据螺栓孔间距在橡胶条上搭设螺栓孔,每节模板拼缝之间粘贴遇水膨胀橡胶条7,然后拧紧螺栓固定模板;第一层模板3全部在设计位置拼装完成后,浇筑50cm厚封底混凝土8,将第一层模板3埋入混凝土8中;(6)第二层钢模板安装在第一层钢模板3顶面设置遇水膨胀橡胶条7,然后安装第二层钢模板4,第二层钢模板4安装完成后,每隔2m/道,用10#工字钢在内部进行斜向45
角10#工字钢内部支撑9,平衡模板外侧高水位时的水压,在承台钢筋骨架安装完成后,拆除内部支撑9。
15.(7)模板拆除承台施工完后,先拆除第二层钢模板4,然后采用破碎锤破碎封底混凝土8,拆除第一层钢模板3。
16.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1.一种水中大体积承台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测量放线:在低潮位或枯水期,测放出承台边线)基坑开挖:根据开挖边线开挖基坑,开挖标高至承台底标高以下70cm;(3)基底处理:在低潮位或枯水期,利用泥浆泵,将基坑底部泥浆清理干净,铺设一层防渗土工布,然后浇筑20cm厚c20混凝土垫层,防渗土工布及垫层尺寸超出承台尺寸1m,为后续第一层钢模板安装提供工作面;(4)钢模板加工:根据承台高度,加工成上下两节钢模板;下节钢模板预计埋入混凝土50cm,外露1m,上节钢模板为剩余承台高度,钢模板面板厚度至少6mm;钢模板加工时,钢板接缝满焊,避免渗漏水;钢模板在加工厂内先进行预拼装,保证模板拼缝严实;(5)第一层钢模板安装:为保证预埋钢模板的定位准确,在相邻两根桩基钢护筒上焊接固定16#工字钢,然后在工字钢上等间距焊接c28钢筋作为定位桩,钢筋长度通过测量坐标计算而得;定位桩焊接完成后,在低潮位或枯水期吊装第一节钢模板,每节钢模板依靠测量边线及定位桩双控定位;根据模板厚度定制遇水膨胀橡胶条,根据螺栓孔间距在橡胶条上搭设螺栓孔,每节模板拼缝之间粘贴遇水膨胀橡胶条,然后拧紧螺栓固定模板;第一层模板全部在设计位置拼装完成后,浇筑50cm厚封底混凝土,将第一层模板埋入混凝土中;(6)第二层钢模板安装在第一层钢模板顶面设置遇水膨胀橡胶条,然后安装第二层钢模板,第二层钢模板安装完成后,每隔2m/道,用10#工字钢在内部进行斜向45°角支撑,平衡模板外侧高水位时的水压,在承台钢筋骨架安装完成后,拆除内部支撑;(7)模板拆除承台施工完后,先拆除上层钢模板,然后采用破碎锤破碎封底混凝土,拆除下层钢模板。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基础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中大体积承台防水施工方法。包括测量放线、基坑开挖、基底处理、钢模板加工、第一层钢模板安装、第二层钢模板安装、模板拆除等步骤,本发明钢模板具有可靠的整体性和良好的防水性,亦有利于分块拼装重复使用,既能做到防水又可作为基础或承台施工模板使用;作为一种临时性维护结构,钢模板能周转使用,工程费用低。工程费用低。工程费用低。
技术研发人员:田卓伦;詹书瑞;薛兴旺;张金玉;楚晋阳;彭杰;秦鹏举;别晓松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深基坑与深基础工程理论、设计方法与关键施工技术 2.地下结构共同工作集约化分析理论和设计方法